第(2/3)页 对手可以肆无忌惮的利用芯片领域的专利和技术,来‘莫须有’的不公平打压国内的高科技企业。 这种肆无忌惮的打压,更进一步的促使了他们对于芯片领域自研的渴望。 如果他们能够在碳基芯片先一步建立自己的优势,取得进展和突破。 长久以来在芯片领域受到的屈辱将烟消云散,碳基芯片将一举奠定他们在芯片领域龙头的引领位置。 到时候,就是那些原本在这一领域高高在上的西方国家不断的追赶他们的脚步了。 碳基芯片的发展需要时间,即便是高层已经决定开辟出继可控核聚变、航天产业之后第三大半导体产业链,决定大力支持,相关的建造和人员企业的调动与安排也是只能循序渐进的。 徐川和星海研究院这边能做的其实并不是很多。 其中最难的两个问题,碳纳米管的高密度沉积与碳基晶体管的集成他们已经初步搞定了。 而剩下的制备技术优化,控制尺寸、形态、结构和稳定性,以及工业化生产等等难题,这些需要与之合作的厂商,如华威海思,中芯国际等等企业联合起来一点一点的推进。 在芯片的制备流程方面遇到的问题,星海研究院这边帮不上太大的忙,顶多就是在基础材料等方面进一步配合优化。 所以相关的工作交给材料研究所那边去处理后,徐川也没太将心思放到这个上面了。 将刘嘉欣研究的p=np?猜想中图同构难题的论文认真严谨的审核了数遍,并且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后,经历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这篇名为《图同构难题的准多项式图形映射法研究》的论文,终于正式登刊,发表在《探索·数学》上。 这是《探索·数学》的第一期刊物,同样的也只有一篇论文,可以称得上是专刊了。 如同前面的《探索》总刊和《探索·物理》一般,《探索·数学》的子刊一经发布,顿时在数学界引起了如火如荼的讨论。 在《探索·数学》正式发布第一期刊物的时候,另一边,米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已经八十岁的皮埃尔·德利涅虽然已经离开了课堂,开始了养老的生活,但他还是会时不时的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看看。 甚至偶尔还会在普林斯顿大学中开一堂公开课,聊聊数学。 而这其中,众多普林斯顿大学的学子最感兴趣的无疑就是他的那个学生徐川了。 每次上公开课的时候,总有学生对徐川很是好奇,而德利涅也乐于利用徐川的故事来给这些学子带来一些鼓励。 像往常一样,在高等研究院的后花园中散了会步,准备燧石图书馆找找有什么可以看的书籍时,德利涅看到了高等研究院一楼咖啡厅玻璃窗旁坐着的一道熟悉身影。 打量了两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他推开咖啡厅的大门走了过去,带着一丝好奇开口问道。 “你怎么回来了?这个点你不应该在crhpc那边吗?” 这会坐在咖啡厅中喝着咖啡的,正是爱德华·威腾。 听到熟悉的声音,威腾抬起头,笑着道:“回来处理点事情,你今天怎么有时间出来溜达?” “溜达?” 似乎是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形容词,德利涅挑了挑眉,问了一句。 “就是出门散步的意思。”威腾笑了笑,接着道:“在华国那边,他们将吃完饭后出门散步或者闲着没事出去放松的行为称之为‘溜达’。” 点了点头,德利涅也没什么意外的。 crhpc机构成立后,便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众多的物理学家已经转移了阵地,从cern去往了华国。 这半年多的时间,如果有心的话,足够他们这群掌握着人类巅峰智慧的学者学会对方的语言和一些习惯了。 这很正常。 随手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德利涅的目光落到了爱德华·威腾手中的期刊杂志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