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茅苔掌门人找上门!-《夺舍了植物人,我成了全球首富》


    第(2/3)页

    “那请进。”

    杨铭,唐芸,周高敛坐下来。

    阿珠在旁边泡窨制的茉莉花茶。

    周高敛知道杨先生身份可不简单。

    去年他没有机会见到杨铭,这一次,他无论如何都要见到杨先生。

    “周厂长,不知道伱想谈什么合作?”

    “杨先生,是这样的,我想把更多的茅苔酒放到香江出售,为国家创造外汇。”

    把茅苔酒放到香江出售?

    其实,飞天茅台最早产自1954年,当时茅台开始向国外出口,为了利于外销,所以就将出口的茅台酒用了敦煌壁画上的“飞天献寿”图案作为酒的商标,从1959年一直使用到了现在。

    用于内销的茅台酒则大多被称为“金轮牌”或者“工农牌”。

    除此之外,每年羊城举行的广交会,茅苔也是重要展品之一,按理说,应该早就有销售了。

    “你们不是一直都有在香江销售吗?”

    “很少。”

    周高敛无奈说道。

    周高敛也开始说起茅苔这些年的发展情况。

    “茅苔酒1952年的75吨,逐渐增长到100多吨,到1958年茅台酒的产量,已经达到了500多吨。其中在1953年左右,茅台酒开始通过羊城、香江、濠江出口,在东南亚、亚洲乃至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茅台热。”

    。。。

    “1964年茅台产量只有220吨,到1973年整整9年间,茅台酒的产量只达到了300多吨,到1977年,达到750吨。在这段期间,除了生产在徘徊之外,经济效益也非常不好,16年来总计亏损了440多万。其中1964年就亏损了80多万,那时候茅台员工有200多人,年终每个人的奖金只有5元钱,80万元亏损额是非常高的。”

    为改变茅台连续16年亏损,15年没能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和销售计划,1977年周高敛受任茅台酒厂掌门人。

    1978年国内许多方面出现变化,周高敛打破了大锅饭,在厂里实行经济责任制,让职工多劳多得。

    同时厉行节约,实现企业增产增效。

    1978年,茅台产量首次突破千吨大关,实现盈利6.5万元。

    但是,在周高敛看来,觉得还是不行,需要继续扩大产量和销量。

    国内难以卖得出去,那么就把市场放在国外,如果卖到国外,那也是为国内创造更多的外汇。

    “周厂长,你们现在一瓶茅苔的销售价格如何?”杨铭问道。

    “杨先生,我们国内的价格是8元一瓶。”

    8元一瓶?

    杨铭确实没有听错价格。

    此时,在国内大城市,铁饭碗人均30元月薪的情况下,8元一瓶的茅苔,也仅仅足够购买三瓶多一些而已。

    后来,即使人均工资两三千,一台茅苔需要一两千,算下来,只能买一瓶多而已,依然还是属于比较贵的高端白酒。

    “那你们公司去年盈利多少?”
    第(2/3)页